央行需求為黃金提供支撐 鉑金供給短缺預期持續
(2025/07/08 08:26:42)

MoneyDJ新聞 2025-07-08 08:24:59 記者 黃文章 報導

金拓新聞報導,賀利氏(Heraeus)貴金屬分析師報告表示,央行繼續為黃金需求提供穩固的支撐,而ETF資金流顯示投資者仍看好白銀,但鉑金在短期內可能已經見頂。報告指出:「在2025年5月,全球央行淨增持了20公噸黃金儲備,儘管增持速度略有放緩,但市場情緒仍極為看漲——受訪央行中有95%預期全球黃金儲備將上升,另有43%計劃增加自身儲備,創下歷史新高。」

中國人民銀行7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5年6月,該行黃金儲備較前月增加7萬盎司或2.18公噸,達到7,390萬盎司或2,298.55公噸,為連續第8個月購入黃金(累計購入34.22公噸),黃金儲備佔外匯儲備總量的7.3%。安達公司(Oanda)旗下MarketPulse分析師札因·瓦達(Zain Vawda)表示:「中國人民銀行特別積極在外匯儲備方面進行多元化,而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可能會加速這一進程。」

賀利氏報告表示:「預期央行的持續買金行動將繼續支撐2025年剩餘時間的金價表現,只要新興市場央行仍偏好黃金多於其他資產。過去三年中,央行每年新增黃金儲備超過1,000公噸,遠高於長期平均值。這很可能是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之一,即使黃金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已經瓦解。」

白銀方面,賀利氏分析師表示,ETF數據顯示投資者仍認為白銀具有價值。「自6月初至7月4日,白銀ETF累計淨流入990公噸,大部分資金流入來自6月上半月的價格上漲(+509公噸),在6月14日以來的期間,淨流入又增加了426公噸。整體而言,過去一個多月的資金加速流入,已佔今年迄今白銀ETF淨流入的逾50%。這推動白銀ETF總持倉達到自2022年8月以來最高,超過24,000公噸。」

在鉑金方面,賀利氏表示生產商正尋求降低成本以提高盈利能力。報告指出,鉑金已連續第五週上漲,並以每盎司1,394美元創下本波行情最高週收盤價。在如此急速上漲後,可能會出現一段更持久的盤整期。

世界鉑金投資協會(WPIC)報告表示,鉑金價格雖不斷上漲,但不太可能抑制需求或刺激額外供應,意味著市場預測的供應短缺將持續存在。數據顯示,在中期內,鉑金的供應與需求大致都呈現價格缺乏彈性的特徵。

報告指出,由於鉑金價格與供需之間的關係大致缺乏彈性,因此這一波價格上漲不太可能壓抑需求,也不太可能激勵礦業公司增加產量,意味著在鉑金市場上,供應仍將持續落後於需求,造成結構性赤字。

報告表示,鉑金市場預計今年將連續第三年出現短缺,預估缺口為96.6萬盎司。這是在2024年短缺99.2萬盎司、2023年短缺89.6萬盎司之後的又一次赤字。此外,根據WPIC的兩至五年展望,至2029年每年都將出現供應短缺。

報告表示,連續性的供應赤字預計將使地上庫存在2029年前耗盡。與此同時,鉑金供應仍面臨挑戰,包括原生礦供應與二次回收供應兩方面。與此同時,鉑金的需求前景依然穩健。混合動力車的需求增加,以及純電動車普及速度低於預期,有助於推動汽車領域對鉑金的需求。此外,中國在投資與珠寶方面對鉑金的需求也在強勁增長。

報告指出,歷史上鉑金價格的變動並未立刻引發供需的立即反應,供應與需求的變化通常需數年時間才能反映出來。在供應方面,鉑金的價格缺乏彈性是結構性的。即使價格訊號劇烈,新供應的釋放通常也需數年,因為大多數礦山從決策到達到全面生產能力往往需8至9年。此外,投資決策還必須考量整體鉑族金屬(PGM)價格籃子的潛在走勢,以及副產金屬(如基本金屬)的價格走勢。

即便價格上漲使鉑金對工業用戶而言更昂貴,需求短期內也不太可能下降。在汽車、珠寶與工業等各大領域中,鉑金的消費歷來對短期價格波動反應有限。例如在2003年至2008年間,儘管鉑金價格從每盎司約600美元上漲至2,000美元以上,汽車需求仍上升了逾25%,僅在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全面性商品市場低迷後才出現下滑。

報告表示,工業需求雖與價格有些許延遲的反向關係,但其變化通常也需多年時間逐步調整。就彈性而言,珠寶需求的價格彈性較高。然而,鉑金相對於黃金的「性價比」優勢正在重新浮現,對需求形成支撐。2025年5月,金鉑價格比達到3.5倍,創下自2015年以來最高,促使部分中國珠寶製造商轉向使用鉑金。

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
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